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级甲等
怕冷是肾阳虚引起的,常见用药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三肾丸、右归丸等。
1、肾阳虚:阴虚热,阳虚寒,肾阳不足时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弱,患者不仅有畏寒怕冷的情况,还会出现四肢冰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下肢水肿的症状,男性患者伴随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的症状,女性患者伴随月经延后、行经不畅、经血量少、行经腹痛的情况。
2、用药:肾阳虚患者常用中成药物有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三肾丸、五子衍宗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中药材有肉苁蓉、枸杞、鹿茸、人参茶、淫羊藿、何首乌、杜仲、菟丝子等;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韭菜、黑木耳、黑芝麻、核桃等。
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吃比较寒凉的食物,注意保暖防寒,充足睡眠,尽量少做房事,如病情比较重,最好在专业的医师下进行指导用药。井边会
2021-12-08 10:04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
-
足底难受是肾虚吗
赵宇
副主任医师 |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2021-04-08 10:05:25
-
女性肾功能不好吃什么药调理
女性肾功能不好,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艾附暖宫丸、养精种玉丹等药物调理。女性肾不好原因比较多,吃的药也不一样,要根据临床症状、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女性如果表现出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色淡,多属于肾阴虚,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者知柏地黄丸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1-12-08 10:04:11
-
枸杞配什么喝补肾壮阳
枸杞配什么喝补肾壮阳,不能一概而论。常见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的药物包括仙茅、锁阳、巴戟天等。 1、仙茅:仙茅一般具有去除风寒以及温肾壮阳的功效。可以治疗阳痿、尿频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的患者慎用。仙茅搭配枸杞可起到补肾壮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27
-
肾虚肾亏吃什么药最好
肾虚肾亏通常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肾阴虚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肾阳虚的患者可以遵照医嘱口服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六味地黄丸:此药物中含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中药成分,具有较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28
-
运动出汗多是肾虚吗
运动出汗多可能是肾虚,也可能不是肾虚,通常可以到医院检查后,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是肾虚: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营养摄入不足或者是房事过多会使身体内的元气大量流失,容易出现肾虚的情况,在运动后会导致出汗多的情况,同时还会伴随着腰膝酸软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33
-
怎么判断是不是肾虚
肾虚的典型表现有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头晕耳鸣或尿频等,患者可以根据出现的症状来判断是否肾虚,肾虚包括肾气虚、肾阳虚、肾精不足以及肾阴虚等症状。 1、肾气虚:肾气虚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听力下降、尿频或大小便失禁等,男性为遗精早泄,女性为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27
-
脾肾两虚吃什么药
脾肾两虚可以服用桂附地黄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左归饮以及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治疗,但是因为脾肾两虚分为脾肾阳虚、脾肾阴虚,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病情决定。 1、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多因患者久病耗气伤阳,或先天禀赋不足等所致。患者一般容易出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27
-
女性肾虚表现
女性肾虚表现会出现气虚、阴虚等症状。 1、气虚:气虚主要是元气不足所引起,当身体出现肾虚的时候,就会表现为气虚的表现,会导致四肢乏力、头晕、多汗、失眠多梦的症状,气虚的患者应该在平时多吃补气血的食物,比如山药、胡萝卜、阿胶等,同时也可以增强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2-05-09 16:56:35
-
脚底板发黄是肾虚吗
脚底板发黄和肾虚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全是肾虚所造成,引起脚底板发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真菌感染、肝胆疾病等,可以根据脚底发黄的原因做有效治疗。 1、肾虚:引起肾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良的生活方式,而肾气不足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亚健
范愈燕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1-12-24 16:13:25
-
经常腰疼是肾虚吗
经常腰疼可能是肾虚,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不要擅自的用药治疗,需要到正规医院的中医肾内科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1、肾虚:肾虚也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由于不同的病因,所以治疗方案也不同,需要到
范愈燕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2021-12-24 16:1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