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快速查看历史提问问题
潘永源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
甲状腺结节分类是什么?
答
甲状腺结节的分类一般是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炎性结节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良性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结节性甲状腺肿通常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导致甲状腺不同程度的增生和退行性变形成的结节。 2、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滤泡状癌容易通过血液转移。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细胞,能产生降钙素。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 3、炎性结节: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导致的结节,可能是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引起的。 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4-08-13
糖尿病脚麻木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糖尿病患者脚麻木考虑是久坐、血糖控制不良、足部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建议立刻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久坐:久坐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本身血管就可能存在病变,血液循环能力较弱。久坐进一步加重了下肢血液供应不足,影响神经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引起脚部麻木。 2、血糖控制不良: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和阻塞,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同时,高血糖还会损害神经细胞,使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坏死和脱髓鞘改变,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导致脚部麻木。 3、足部感染:足部受伤后未及时处理,或者由于血糖高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这些物质会损伤神经和血管,炎症还可能导致组织肿胀,压迫神经,从而引起脚部麻木。 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医嘱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抗ssa抗体阳性啥情况?
抗SSA抗体阳性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情况,患病后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1、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抗SSA抗体阳性可能与关节滑膜的炎症和破坏有关,造成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 2、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在这种情况下,抗SSA抗体产生,可能与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的损伤有关,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失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包括抗SSA抗体。这种抗体可能参与了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导致皮肤红斑、关节疼痛、肾脏损害等多系统的病变。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便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甲状腺钙化点是什么意思啊?
甲状腺钙化点的意思是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的钙质沉积,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甲状腺钙化可以在甲状腺超声检查中被发现。钙化点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组织的炎症、出血、增生等病理过程,也可能与甲状腺癌有关。一些良性病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钙盐沉积,形成钙化点。 发现甲状腺钙化点后,需要综合其他超声特征、甲状腺功能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等,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或随访方案。
骨质疏松是如何治疗的
骨质疏松患者一般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建议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能够增强骨骼力量和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依降钙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折或者骨骼变形,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椎体成形术、骨折内固定术等手术进行治疗,以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还应避免过度劳累,以防病情加重。同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成人多少度算低烧啊?
低烧一般指的是低热,成人腋下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算低热,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腋下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2℃,当体温超过了37.3℃时,表示出现了发热的情况,而低热一般为37.3~38℃之间,通常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如上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出现了低热,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伴有不适症状,比如咳嗽、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问诊,明确地热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方式进行改善。 日常生活中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可以长时间熬夜,同时应注意多喝水,促进排尿量,促进病情恢复。
糖尿病的分型有什么啊?
糖尿病的分型一般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患病后需要及时就医。 1、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发病原因和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导致细胞破坏有关,从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2、2型糖尿病:常在成年后发病,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会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3、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诊断的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患有糖尿病后,需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适当增加运动,使体重维持在正常阶段。
糖尿病酮中毒症状?
糖尿病酮中毒症状一般包括多尿、呼吸快、恶心等,一旦出现此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 1、多尿:当体内血糖水平过高,超过肾糖阈,导致尿中出现葡萄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同时,身体缺水会产生强烈的口渴感,促使患者大量饮水。 2、呼吸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产生大量酮体,其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为酸性物质,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从而调节酸碱平衡,患者还有可能会产生特殊的烂苹果味。 3、恶心:酸性物质的堆积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按时用药,规律监测血糖,避免感染、应激等诱因,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原因?
胰岛素抵抗考虑是遗传因素、肥胖、生活方式等方式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 1、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2、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使胰岛素的作用效率降低。 3、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久坐不动、高糖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024-08-01
空腹运动后血糖升高原因是?
空腹运动后血糖升高的原因一般是应激反应、肝糖原分解、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如果血糖升高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应激反应: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分泌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促使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以提供更多的能量来应对运动带来的身体压力。 2、肝糖原分解:空腹状态下运动,身体能量需求增加,肝脏会分解储存的糖原并释放入血,以维持血糖水平。但如果糖原分解过度,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3、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减少:长时间或高强度的空腹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疲劳,使得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此时,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地消耗,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如果血糖异常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密切关注血糖变化。
龚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30658条问题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27741条问题
牟丹蕾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
已解答25246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