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快速查看历史提问问题
刘风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问
o型血的人什么情况下会溶血呢?
答
O型血的人可能会在输血错误、母婴血型不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下会出现溶血。如果出现溶血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1、输血错误:如果输入了与O型血不匹配的血型,如A型、B型或AB型血,会引发溶血反应。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紧急治疗。 2、母婴血型不合:O型血的母亲如果胎儿是A型或B型血,可能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遵医嘱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
2024-08-06
出现了白细胞增多怎么办的?
出现了白细胞增多的发病原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急性失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口服药物的方式改善,采取治疗前,可以去医院咨询。 1、不良生活习惯: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等,可导致白细胞暂时增多。这是因为身体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免疫细胞来应对增加的生理需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2、急性失血:大量失血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促使骨髓中的白细胞释放增加。治疗重点是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待身体恢复后白细胞会逐渐恢复正常。 3、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导致白细胞增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身体有无发热、咳嗽、出血等症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预防感染。
引起贫血的原因是什么的?
贫血的原因通常有营养不良、造血功能障碍、慢性疾病等,由于贫血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去医院明确原因后进行改善。 1、营养不良: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饮食中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可能会引起贫血的情况。 2、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功能障碍也会导致贫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药物、化学毒物、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3、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可引起贫血,如慢性肾脏病。肾脏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红细胞生成,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就会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引发贫血。 贫血的患者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避免发生磕碰,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2024-08-01
李燕郴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能治愈吗
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是否能治愈,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在疾病早期、有合理的治疗方案,通常能治愈,如果在疾病晚期、有不合理的治疗方案,通常不能自愈,一旦患病,建议积极就医。 1、通常能治愈: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属于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如果患者病情在病情早期,通常白血病细胞并未广泛浸润,此时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通常可以缓解临床症状,预后比较良好,因此通常能治愈。 2、通常不能治愈:如果在病情晚期,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到多个器官和组织,若有不合理的治疗方案,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容易危及生命,因此不能治愈。 患病后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人体白细胞低会出现什么问题
人体白细胞低通常会出现疲劳乏力、反复口腔溃疡、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平时需要及时监测白细胞数值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注意。 1、疲劳乏力:白细胞属于比较重要的血液成分,通常可以 参与身体的代谢和能量供应调节,其数量降低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和能量代谢,所以会出现疲劳乏力。 2、反复口腔溃疡:出现白细胞低后也会导致口腔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和损伤,所以会诱发反复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溃疡部位明显疼痛。 3、免疫力低下: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白细胞数量减少会削弱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出现免疫力低下,此时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比如细菌、病毒等。 白细胞低的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血小板正常值多少呀?
血小板的正常值通常是100~300×10⁹/L,若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血小板数值出现了异常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一般通过血常规检查以明确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是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重要细胞,也是早期止血的重要功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300×10⁹/L,如果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数值高于正常值,容易增加血栓的风险,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会使止血功能减弱,容易引起鼻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倾向,而且血小板不足,还会影响到伤口的止血和愈合。 血小板数值对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若血小板数值异常,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定期就医复查。
淋巴瘤早期症状都有什么啊?
淋巴瘤早期症状通常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皮肤瘙痒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淋巴瘤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逐渐增大,且没有疼痛,主要是因为淋巴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异常增殖导致。 2、发热:可能是持续性低热,也可能是间歇性高热。淋巴瘤细胞能产生一些致热物质,导致身体体温调节失衡,从而引起发热。 3、皮肤瘙痒:部分淋巴瘤患者在早期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与淋巴瘤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 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劳累和熬夜,同时应戒烟戒酒。
中性粒细胞正常值是多少啊?
中性粒细胞一般分为中性粒细胞比率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率的正常值是5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正常值是1.5×10^9/L~8.0×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是血液内中性粒细胞占所有白细胞的百分比,如果检测结果在50%~70%之间,通常属于正常现象。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含量,若检测结果在1.5×10^9/L~8.0×10^9/L,也属于正常的情况。 检查中性粒细胞比率以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能够诊断以及排除急性感染、风湿性疾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若检查结果出现了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血常规怎么看贫血的?
血常规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参数看贫血,做血常规检查需要去正规医院。 1、血红蛋白:是判断贫血最重要的指标,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孕妇低于100g/L可诊断为贫血,数值越低,贫血程度越重。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减少常提示贫血,但某些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早期,红细胞计数可在正常范围,需要结合血红蛋白综合判断。 3、红细胞平均参数: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可帮助区分贫血的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等。 在查看血常规结果时,要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发现贫血,应遵循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等的食物。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考虑是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治疗。 1、流行性感冒:该病是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患病后会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加速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所以会导致该项数值偏低,还会伴有咳嗽与咽痛。 2、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被大量消耗,进而造成其百分比偏低,还会伴有咳嗽与咳痰的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包括中性粒细胞,导致其数量减少,还会出现皮肤红斑、发热等症状。 患者在恢复期间需要注意防护,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以免延长恢复期。
龚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30658条问题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27741条问题
牟丹蕾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
已解答25246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