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红细胞增多症用治疗吗
答
红细胞增多症通常用治疗。一旦被诊断,应及时寻求血液科专家的意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红细胞增多症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前者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后者由低氧血症或其他疾病引起。如果不治疗,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增加血栓和出血的风险,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中风。还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功能,出现脑梗死、脑出血、肝脏功能异常及肾损伤,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水分充足,建议每天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024-08-06
-
问
凝血四项正常值及意义是什么
答
凝血四项的正常值包括凝血酶原时间为11-14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5-37秒,凝血酶时间为12-16秒,纤维蛋白原为2-4克/升,是评估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凝血四项分别反映了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意味着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后天性疾病如重症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因子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则可能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友病等相关;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能反映了纤维蛋白溶解功能障碍;而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则直接关联到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其变化对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平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以维护良好的凝血功能。对于已知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出血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4-08-06
-
问
血卟啉病的症状有哪些
答
血卟啉病的症状一般包括腹痛、神经精神症状、皮肤损害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腹痛:由于卟啉前体物质在体内蓄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和缺血,从而产生剧烈腹痛。 2、神经精神症状:血卟啉病可导致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烦躁等,以及运动神经障碍,如四肢无力、肌肉痉挛等,因为卟啉及其代谢产物在神经系统中蓄积,干扰了神经递质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控。 3、皮肤损害:患者皮肤可能出现红斑、水疱、溃疡等病变,这是由于卟啉在皮肤中蓄积,在阳光照射等诱因下,产生光毒性反应,导致皮肤损伤。 对于血卟啉病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因,如过度劳累、饥饿、精神刺激、饮酒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4-08-30
-
问
血卟啉病会吸血吗
答
血卟啉病一般是不会吸血的。血卟啉病属于一种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患者可能是体内的红色素出现障碍使生化代谢物在体内增多导致中毒出现的贫血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牙龈腐烂出血的现象,皮肤可能会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容易被晒烂,所以有些患者喜欢在阴暗处。
2020-09-07
-
问
凝血五项抽静脉血吗
答
凝血五项一般是通过静脉抽血来检查的,通过凝血五项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身体的凝血功能,属于外科手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在做凝血五项检查时最好选择大型医院等血液内科进行检查,凝血检查对于饮食是没有要求的,在检查前可以少量的喝水和吃饭。
2020-09-07
-
问
白细胞少是不是白血病
答
白细胞少不一定是白血病。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导致的血液肿瘤,白细胞大多数超过正常的好几倍,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少的情况。如果白细胞低于正常范围,同时伴随脸色发黄,多数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的疾病、辐射损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1、病毒感染:可能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比如伤寒等或者是某些病毒性感染,比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 2、血液系统的疾病:出现白细胞减少,应该是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就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辐射损伤:物理化学因素损伤,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 4、甲状腺功能异常:当滞留在其他部位的白细胞增多,而导致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减少,实际上白细胞的总数并不低的时候,就称为甲型白细胞减少,可用肾上腺素试验来排除。 出现白细胞少,不要首先考虑白血病的诊断,而是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进行治疗。
2024-07-14
-
问
白细胞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白细胞少有可能是受到支原体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会导致身体乏力和头晕,还会引起身体发烧等症状。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最好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和CT检查来判断病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药物来治疗。
2020-09-07
-
问
男性血液感染是怎么回事
答
男性血液感染有可能是因为和他人共用注射器或者是输血等原因引起的,有可能会出现身体持续性发热或者是四肢无力等症状。男性出现血液感染后,最好到医院进行血液培养和血液检查来判断病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抗生素或者是静脉输液来治疗。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