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大便颜色鲜黄一定是肝胆出问题了吗?
答
大便颜色鲜黄不一定是肝胆出问题了,如果肝胆系统出现疾病,一般是肝胆出问题。如果肝胆系统正常,一般不是肝胆出问题,建议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1、是:如果患有肝炎、胆囊炎、胆管堵塞等疾病,可能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出。胆汁中的胆红素不能充分进入肠道参与大便的染色过程,就可能使大便颜色变浅或呈鲜黄色。 2、不是:如果食用了大量富含黄色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橘子等,这些食物中的色素可能会使大便颜色变黄,通常与肝胆疾病没有任何关系,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少吃含色素重的食物或者是调味品,比如酱油、黑芝麻等,避免导致粪便颜色发生改变。
2024-09-23
-
问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治愈吗?
答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治愈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病毒数量少、个人体质强,通常可以治愈,反之则不可以治愈,一旦有不适症状,建议立刻就医。 1、通常可以治愈:当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数量少,且个人体质强、免疫力良好时,有可能实现治愈。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自行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 2、通常不可以治愈: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数量多,而个人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通常难以治愈。因为乙肝病毒可能会持续在肝细胞内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害。 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是否有治愈的可能,都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2024-09-20
-
问
肝脏不好的症状有哪些?
答
肝脏不好的症状通常有消化问题、黄疸、肝区疼痛等。如果生活中出现肝脏不好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消化问题: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腹泻等,由于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参与胆汁的分泌和代谢,肝脏功能不佳会影响消化功能 2、黄疸:由于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 3、肝区疼痛:可能是肝脏炎症、肿大等刺激肝包膜,患者右上腹可能会出现隐痛、胀痛或刺痛。 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免影响肝脏健康。
2024-08-01
-
问
儿童多大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答
儿童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可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时应到正规医院。接种后还需要在医院观察半小时左右。 儿童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在出生后的1个月时,应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效果。在出生后的6个月时,应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这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完成后,可以间隔一个月到医院进行抽血检测,检查身体是否产生了有效抗体。
2024-07-30
-
问
有肝囊肿是怎么回事?
答
有肝囊肿考虑是先天性因素、创伤性因素、严重性因素等原因导致,建议去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 1、先天性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形成囊肿。 2、创伤性因素:肝脏受到外伤后,局部组织出血、坏死,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囊肿。 3、炎症性因素:肝脏发生炎症时,比如胆管炎、肝炎等,胆管或淋巴管堵塞,液体潴留形成囊肿,但有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 患病期间,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肝囊肿的变化,同时,避免腹部外伤,以免导致囊肿破裂,影响病情恢复。
2024-09-23
-
问
肠道息肉会自行脱落吗?
答
肠道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一般来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并不会自行脱落。 肠道息肉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长期炎症刺激、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会导致肠黏膜受到刺激,较小的息肉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肠道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有恶变的风险。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结肠镜手术、电灼切除术、开腹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发现肠道息肉后,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息肉的大小、性质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避免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2024-09-29
-
问
胆囊壁毛糙经常腹痛可以治好吗?
答
胆囊壁毛糙经常腹痛是否可以治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可逆转的因素,一般可以治好。如果是难以逆转的因素,一般不可以治好,应立即就医。 1、可以:如果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等,导致胆囊负担过重,引起胆囊壁毛糙和腹痛,通过调整饮食以及加强锻炼后,利于胆囊病恢复正常,因此可以治好。 2、不可以:如果胆囊壁毛糙和腹痛是由于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导致胆囊壁反复发炎、增厚,甚至出现胆囊萎缩等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治疗只是能够控制病情发展,不能达到治好的目的。 当腹部出现疼痛时,可以按摩腹部,加快血液流动的速度,利于疼痛感减轻。
2024-09-23
-
问
恶心吐酸水跟胆囊息肉有关吗?
答
恶心吐酸水跟胆囊息肉是否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胆囊息肉的患者伴有胆囊炎,一般有关系。如果存在胃部疾病,一般没有关系,应立即就医。 1、有关:当胆囊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汁反流进入胃部,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吐酸水等症状。 2、没有关:恶心、吐酸水常见于胃食管反流、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反酸、恶心等症状,因此和胆囊息肉没有关系。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整饮食,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鸡蛋羹、菠菜等,能够减轻对胃部的刺激性,利于症状减轻。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