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腰扭伤后要怎么做呢?
答
腰扭伤后可以通过冷敷、热敷、药物等方式治疗,治疗时,要去正规医院。 1、冷敷:在腰扭伤后的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多次,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 2、热敷:腰扭伤48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腰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数次,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受伤组织的修复。 3、药物:如果疼痛感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止痛。 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不可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腰部恢复。
2024-09-26
-
问
大拇指指甲凹陷是怎么回事呢?
答
大拇指指甲凹陷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甲癣、扁平苔藓等原因引起,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配合医生治疗。 1、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元素不足,影响了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导致指甲生长所需的营养缺乏,从而出现凹陷。 2、甲癣:真菌感染指甲,破坏了指甲的正常结构,真菌在指甲内繁殖,使指甲变得粗糙、增厚、凹陷等。 3、扁平苔藓:病因尚不明确,可影响皮肤、黏膜和指甲等,指甲会出现凹陷、变薄、纵嵴等。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指甲护理,需要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和干燥。
2024-09-26
-
问
无名指指甲凹陷是怎么回事?
答
无名指指甲凹陷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甲癣、银屑病等原因引起,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氧气供应不足,指甲生长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凹陷。 2、甲癣:真菌感染甲板,破坏指甲结构,可引起指甲增厚、变色、凹陷等。 3、银屑病:一种慢性皮肤病,累及指甲时可出现凹陷、顶针样改变等。 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都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指甲护理,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还需要注意保持好个人卫生,勤洗手。
2024-09-26
-
问
跟骨骨折手术后多久能下地呢?
答
跟骨骨折手术后一般8到12周左右可以下地,但只是一个大概的参考范围,具体需要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跟骨骨折手术后,骨折部位需要一定时间恢复,早期骨折处未愈合稳定,过早下地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内固定松动等不良后果,8到12周时,骨折处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愈合,通过复查X光等检查,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可在医生指导和辅助器具帮助下逐渐下地活动。 跟骨骨折术后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患处受凉。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物质的食物,比如豆腐、鸡蛋、甲鱼蛋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2024-09-26
-
问
腰部肌肉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答
腰部肌肉疼痛可能是姿势不良、过度劳累、腰肌劳损等原因导致,需要尽快就医明确具体原因。 1、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弯腰姿势,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和疼痛。 2、过度劳累: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运动,使腰部肌肉负担过重,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导致肌肉损伤和疼痛。 3、腰肌劳损:长期反复的腰部肌肉损伤,如频繁弯腰、扭转等动作,导致腰部肌肉慢性劳损。受损的肌肉组织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避免腰部受伤,适度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也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
2024-09-29
-
问
右手食指关节疼痛是怎么了?
答
右手食指关节疼痛可能是因为外伤、类风湿关节炎、腱鞘炎等原因导致,如果疼痛的情况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外伤:右手食指受到挤压、撞击等外伤,导致软组织挫伤、关节脱位、关节囊损伤,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引发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类风湿关节炎: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组织,导致关节滑膜发生炎性反应,引起关节肿胀、畸形和疼痛。 3、腱鞘炎:右手食指关节长期过度使用或磨损,腱鞘内的肌腱与腱鞘摩擦增加,导致腱鞘水肿、增生和粘连,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 可以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手部功能锻炼,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
2024-09-06
-
问
腰椎侧弯会出现腰痛吗?
答
腰椎侧弯是否会出现腰痛,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侧弯程度较轻,一般不会出现腰痛,反之可能会出现腰痛,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不会:如果腰椎侧弯程度较轻,且处于早期阶段,身体可能尚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会有腰痛。此时脊柱的结构改变相对较小,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也不明显。 2、会:当腰椎侧弯较为严重或病情进展时,会出现腰痛。随着侧弯加重,脊柱两侧的肌肉受力不均衡,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和紧张,进而产生疼痛,同时,侧弯可能会压迫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异常,也会引发腰痛。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抬头挺胸。
2024-09-26
-
问
婴儿缺钙的表现有什么?
答
婴儿缺钙的表现通常有枕秃、夜惊、多汗等,若婴儿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1、枕秃:婴儿睡觉时经常摩擦头部,加上缺钙使头部出汗较多,头皮瘙痒,婴儿反复摩擦后易出现枕秃。 2、夜惊:缺钙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婴儿在睡眠中容易受到轻微刺激而惊醒,出现夜惊现象。 3、多汗:钙参与神经调节,缺钙时神经兴奋性增高,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婴儿多汗。 平时需要注意婴儿饮食均衡,多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的吸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