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恢复期应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_好在医生

骨折恢复期应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王瑞

王瑞

副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三级甲等

骨折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出现骨折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于剧烈的碰撞,从而导致骨头出现错位或者是脱位等情况的发生。在骨折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护理呢?  

1.冷敷:骨折发生后建议抬高患肢,限制活动,伤后24小时内间断冷敷。冷敷的方法是用冰水、冰袋外包毛巾,每次15分钟,间隔30分钟进行,进行冰敷的目的是减轻局部的出血及炎性组织液的渗出。骨折后做到立即停止运动,防止重复损伤或加重损伤。冰敷以收缩血管,减慢局部血循环,减少疼痛,减轻肌肉痉挛,降低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患部持续肿胀,冰敷就要持续。加压包扎减少出血及渗出,抬高患肢以减少出血和渗出。 

 undefined

2.热敷:骨折一般在48小时以后可以适当的热敷,当然骨折恢复期通过热敷,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例如脚踝骨折,每天可以用热毛巾敷在患处,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破皮肤,一般在50摄氏度左右,一日可以热敷1-2次,一次20分钟左右。也可以用热水袋,外面包上毛巾,放在患处,同时也要注意温度适宜,每日也可1到2次,一次20分钟,同时也可以用烤灯照射、理疗仪烤电等方法。  

3.支具:有的骨折比较严重会出现开放性的骨折,如果局部的软组织条件比较差这个时候是不可以进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一般来讲需要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外固定,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稳定骨折断端,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但是一定要防止钉孔的部位出现感染,还要进行钉孔的部位滴酒精,最好每天2-3次,还要积极的抬高患肢,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还要适当的进行肌肉的功能锻炼,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4.伤口清洁:骨折后做好伤口保护。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伤口沾水,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这样有助于防止伤口出现感染,按时换药。如果前期伤口渗血渗液比较多,可以每天对伤口进行换药。到了后期伤口基本愈合,可以2~3天左右换药一次。在换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变化,看伤口恢复的情况。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除了需要采取正规科学的治疗之外,恢复期间的护理工作也是不能少的。所以大家要给予重视,患者家属也要积极配合,协助医生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参考文献:  

[1]王琰 , 董瑞瑞  -  《科学技术与工程》-《骨折术后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康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2022-05-17 14:08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