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I偏高是怎么回事_好在医生

胃蛋白酶原I偏高是怎么回事
尚占民

尚占民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三级甲等

胃蛋白酶原I偏高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使得胃体的主细胞分泌更多的胃蛋白酶原I,可以遵医嘱服用四联药物,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治疗。

2、急性胃炎:可能是药物刺激、酒精刺激、食物中毒等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在炎症刺激下,胃黏膜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胃体主细胞会增加胃蛋白酶原I的分泌来帮助消化和抵御外来的侵害。可以遵医嘱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胃溃疡: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减弱,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当胃黏膜受损形成溃疡时,机体为了修复和消化食物,胃体部的主细胞会代偿性地增加胃蛋白酶原I的分泌。可以遵医嘱服用兰索拉唑钠肠溶片、硫糖铝咀嚼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治疗。

4、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度分泌,刺激胃蛋白酶原I的分泌增加。而且,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也是重要因素,身体为了应对消化功能的需求,会促使胃部分泌更多胃蛋白酶原I。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铝碳酸镁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

5、胃泌素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会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胃泌素能够刺激胃黏膜的壁细胞分泌胃酸,同时也会刺激胃体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I,从而导致胃蛋白酶原I水平升高。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肿瘤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吃油条、辣椒、麻辣火锅等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部黏膜加重病情,应注意三餐定量,定期就医复查身体,对身体恢复有帮助。

2024-11-26 11:20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